与Nisoft首席执行官道格•迪尔多夫一席谈
【作者】约瑟夫·威廉姆斯(Joseph Williams),西雅图太平洋大学(Seattle Pacific University)
现代企业的管理层中,许多IT专家的角色已经不局限于首席信息官(CIO)和首席技术官(CTO)了。首席信息官变身首席执行官的例子已不胜枚举:原任摩根大通CIO的盖伊·基亚雷洛(Guy Chiarello)出任第一咨讯的CEO;克里斯·洛夫格伦(Chris Lofgren)卸任施奈德物流的CIO之后经过一番辗转,最终成为了老东家的CEO;前威讯的CIO沙伊甘·克拉德皮尔(Shaygan Keradpir)成了瞻博网络(Jupiter Networks)的CEO。
还有的IT专家沿着其他道路走入了管理层: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升上微软CEO之前从事产品工程;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曾经是施乐和贝尔实验室的研发技术员;推特的全球营收总裁亚当·贝恩(AdamBain)最初负责几家网络报纸的技术运营,后来一步步升到了现在的位置。
不过,还有一条晋升管理层的通道是较少有人提及的,那就是销售。要想将IT解决方案成功推销出去就必须具备深思熟虑的头脑、要将商业和技术两方面的技艺和学问融为一体。做到了这一点,再加上勤恳工作、积累人脉,一位IT专家就能踏着销售的阶梯,一步步攀上管理层的高位――NiSoft的CEO道格·迪尔多夫(Doug Deardorf)就是一个例子。
NiSoft的业务是在全世界出售软件方案,从而保护大型工业设施的安全。眼下公司的软件正在全世界的350多处设施中发挥作用,其中既有世界最大的合成燃料设施(位于南非),又有中东第一家混合动力海水淡化厂。不久前,公司又签下了美国的一座电站,准备将它建设成全美第一家能够捕捉并且储存二氧化碳排放的发电设施。大体而言,NiSoft的方案可以归为高端电子许可证管理系统,它们支撑着那些极其复杂的安全流程,从而为大型工业生产设施的运营保驾护航。这些方案类似于IBM Maximo或SAP的产品。因此,NiSoft不仅有着庞大的客户,也要面临强大的对手。
迪尔多夫于2008年出任NiSoft的CEO。他在几年前曾为公司服务,后来得到机会,以主要投资者和CEO的身份回归。纵观他的职业生涯,一项主要的工作就是向基础设施和能源产业提供技术方案。他在国内外的工作中积累了广泛的经验,曾与艾创(Itron)、普华永道、Indus集团(现为ABB集团旗下的Ventyx公司)等企业合作。
迪尔多夫的CEO之旅始于在西雅图太平洋大学的求学时代,当时他一心钻研PDP-1145,打算毕业后加入波音公司。但是在一次“实习面试”(practice interview)中,一名来自宝来公司(Burroughs)的招聘员却告诉迪尔多夫:比起购买螺丝和机身部件,还是卖电脑更有意思,也更赚钱。宝来为迪尔多夫提供了全面的行业技术和销售培训,为他在硬件、软件和系统集成方面的销售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宝来工作期间,迪尔多夫对国际事务越发关心,于是他暂别职场,在雷鸟国际管理学院(Thunderbird School of Global Management)攻读了MBA学位。在此之后,他又在几家技术公司的国际部从事销售和管理工作,职位越来越高。
身为NiSoft的CEO,迪尔多夫仍自诩为一个技术专家,然而因职责所限,他对公司的产品已经不可能深究其技术细节了。那么他是否怀念那些亲临一线的日子?是的,不过运营一家企业也自有其需要亲手处理的难题,尤其是在他居住美国丹佛,而公司总部却远在北爱尔兰的情况下。
初任CEO的时候,内心有什么感受?
兴奋和满足是首先涌现的情绪。我回到了几年前曾经服务的公司,如今的任务是主持收购并出任CEO。多亏我的金融搭档新月资本(Crescent Capital,位于贝尔法斯特)的支持,降低了我接任CEO的难度。
NiSoft服务的都是声誉卓著的企业,我从工作开始就常与这些企业往来。我将自己的金融地位和职业前途托付给NiSoft,因为我信任那里的人,也看好公司的发展。
除此之外,我也深深体会到了CEO这份工作是何等的孤独。员工和客户的福利,最终都取决于企业CEO的抉择,其中的责任是巨大的。而且推动决策的信息也往往不能与人共享。
身为CEO,个人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给组织内部带来变化、又不能破坏现成的有效机制,这就是最大的难题。NiSoft的公司的组成很有意思:一方面它规模很小,员工不到50人;但另一方面,它又在全球设有三个分部,并为超过25个国家的超大型公司提供复杂而不可或缺的软件应用。公司成立22年,一直是本领域一枝独秀的应用供应商。这固然是个非同小可的成就,但是我们仍可继续向前,一方面为现有的客户提供更加关键的技术,另一方面也向别的行业扩张。
在一家总部设在海外的企业担任CEO,是怎样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非常吸引人。我非常珍惜这个环境中不断涌现的人脉和学习机会。物流方面的挑战大致可以通过技术来应付,但我是个喜欢交流的人,我深信长远来看,还是面对面的互动最有成效。所以身为CEO,我常常需要出差。眼下美国分部的收入要比英国分部稍高一些(后者服务欧洲、中东和非洲),但我们仍是一家不可动摇的英国公司,总部也始终设在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我是美国人,在美国居住并管理公司,这会给公司的员工、伙伴和客户留下怎样的印象?我对这一点是相当在意的。我的工作是服务这些人群,我不能给他们造成困扰、使他们觉得我的作为在改变公司的传统。
在你的工作中,“创新”处于什么位置?你会推动创新吗?
当初启动收购,我对NiSoft的期望是能与客户建立更加深厚的联系。这样做能够增加收入,扩大利润,也能使公司更加稳定。因此就需要在全公司上下推动创新,从公司文化开始,进而推广到产品,再到我们服务市场的风格。我们花费了许多精力反思公司的经营方式。我在达拉斯生活过好些年,用当地的土话来说,我们需要的是一点“德州式自负”(Texas swagger)。我可以谨慎地说一句:我对公司的创新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也发现,创新的意愿、人力和才能其实早就存在了,只是需要激发而已。有了金融搭档新月基金的大力支持,我们得以采取更加强势的行动,而它们的效果也的确不错。
杰里·宋飞有纽曼这个对手,福尔摩斯有莫利亚蒂教授这个宿敌,你的眼中钉又是谁呢?
我还真想不出有什么眼中钉!当然了,从正面的意义上看,我们的系统经理可以算作一个。他在贝尔法斯特驻扎,加入公司已经有些年头了,在这之前,他还曾为几家规模远超我们的公司服务过。他总是静静地听我说话,一副不动声色的表情,然后靠到座椅背上说一句“哦,你的意思其实是……”接着就开始有理有据地订正我的想法。我们常常针锋相对地辩论,但是完全不伤感情。
除了制定最高和最低纲领,你身为NiSoft的CEO,遇到过什么别的重大难题?
为了履行向更大的市场提供产品与服务的使命,就必须维持并传达一个强势的姿态,但同时又要考虑到公司的限度、不可冒进,因为在重要期限之内完成客户的嘱托也是公司的义务。
说一件你需要授权他人、却至今不曾放手的工作。
答:销售管理。我的本行是企业销售,我至今还很喜欢这项工作。打通人脉、解决问题、合作共事、引入方案,一方面为客户改善业务,一方面也增加自身的经验和收入、促进公司的成长,这些都是驱使我的动力。
你是如何把握技术发展的大体趋势的?
我的主要学习手段是观察和倾听别人的解释,其次才是阅读。我会和公司同事、和客户谈论正在应用的技术,了解他们在思考什么、又对什么感兴趣。
对于NiSoft的产品线,你是如何把握其技术细节的?
身处小公司的好处之一是能够参与公司业务的方方面面。我会参加产品的战略决策、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工具、以及如何在全世界有效部署我们的方案。我常常参加会议,无论是关于产品的,还是关于客户项目推进的。
身为CEO,哪项工作给了你最大的满足?
最满足的莫过于扮演导师,并亲眼看着组织第一次成功的情景,当同事们克服恐惧和怀疑,终于做成某事的时候,那种满足是最强烈的。我最喜欢大家欢呼“我们成功了!”的那一刻。
工作至今,最宝贵的经验是什么?
最宝贵的有三条。第一,对团队要激励、装备,然后信任。第二,勤劳是成功的不二法门。第三,许多时候,房间里最安静的那个声音才是值得倾听的。
对于有抱负成为管理者的IT专家,你有什么建议?
这个说来有点老套:要向着理想而行。不要给自己设限,也不要让别人限制自己。要扩大知识,不能仅限于工作所需。要明白如何激励他人。自己的工作之外,还要花些力气帮助别人――这是很好的训练。
跟我说说你的一天一般如何度过?你的日程很有规律吗?
不,我的日程并不算规律。我的活动丰富多样,这至少有一部分是因为公司的经营范围遍布全球。
你每小时接收多少封电邮?
平均10封。贝尔法斯特和新加坡分部常在夜间发来邮件,因此我每天早晨上班时,邮箱往往是满的。今早我就收了68封。
午饭怎么吃?会休息吗?
除非是跟客户或潜在的客户吃饭、或者约好了午餐会,我一般都在办公桌前吃。我常吃的东西有水果、蔬菜、坚果和酸奶,边吃边看东西。
我的确会在上班时休息,但不是午饭时间。我喜欢每周去几次健身房、或者慢跑几次。这些都是极好的休息,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时候进行。
晚上会在家里完成多少工作?
我经常在晚饭后工作二到四个小时,长短取决于开放项目的紧迫程度(所谓开放项目就是合约正在洽谈的项目),以及是否需要打电话去亚洲。如果工作到了10点以后,我可能就会干脆工作到凌晨2点。
周末呢?
我尽量不在周末工作。我在这一点上越做越好,过去两年,我的周末越来越空了。
你外出度假吗?如果去的话,你会连网吗?
是的,我很喜欢外出。有时是短途旅行,花两三天到山上滑雪,也有的时候是真正的度假,时间超过一周。我的确会在度假的时候通过电邮和手机与办公室保持联系,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是查看和整理往来的电邮,以便在假期结束时顺利开始工作。二是让我的高级团队知道我联系得上,如果有重大或紧急的事件可以找我商量。我完全不会因为度假时还连着网络就坏了兴致。
你觉得目前的步调你能维持多久?
我喜欢现在的工作。现在精力充沛、环境也好,能有所贡献,我很感激。我天生就是闲不下来的人,很难想象放慢了步调会是什么样子。不过是用工作换取另一天。
你多久见一次CTO、CIO和CFO?
首席财务官和我一样人在丹佛,只要我在丹佛,我们天天都见。公司的产品经理(CTO)和系统经理(CIO)常驻贝尔法斯特,我去贝尔法斯特时会和他们相处很久。我大概每六周去贝尔法斯特待上一周。我常和他们面谈或开视频会议,有时候单独商量,有时候集体开会,往往一天就要谈上几次。
你一天中的什么时候状态最佳?
我不太确定我有“状态最佳的时候”(因为那样就表示也有“状态不佳”的时候,而我并没有那个感觉)。我天生是个夜猫子,晚上10点以后会再来精神。我在夜里10点到凌晨2点之间效率很高,但那也有代价。除了熬夜,我也很喜欢起个大早,趁着没到高峰的时候赶到公司,然后看着日出,在开会之前把邮箱里的来信处理完毕,那种赶在时间表之前的感觉使我非常满足、精力充沛。
你觉得自己的下一份工作可能是什么?
我希望能利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再创造一点什么。我出身软件行业,如果还有“下一份工作”,或许也是帮助另外一家软件公司扩展业务。
【作者简介】约瑟夫·威廉姆斯,西雅图太平洋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院长,联系方式:josephwi@spu.edu。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2015/12/21 乌拉圭的IT产业:拉丁美洲的明星
- 2015/11/22 加密到底应该是什么?
- 2015/12/21 与Nisoft首席执行官道格•迪尔多夫
- 2015/11/22 大师小传:唐·克努特,算法分析
- 2015/11/22 访谈:吉多·范·罗素:Python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