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社交账号登陆

当前位置: 主页 > 观点 > 访谈

杜邦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解放科学家

时间: 2014年02月28日 | 作者: | 来源: 环球科学(huanqiukexue.com)
支持科学家的工作,尊重科学的企业文化才是研发中心的根基。

 

缪国华,杜邦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兼研发总监

 

“在研发中心,主题永远是让科学家发挥作用,给他们提供支持即管理层的价值。”

 

2012年8月,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总额高达200亿美元的反倾销调查。这是中国新能源产业迄今为止遭遇的最强烈冲击。中国是杜邦除美国外最大的市场,杜邦又是光伏领域最主要的技术提供商之一,市场如此强烈的波动不可能不在杜邦内部产生涟漪。

 

正是在这时,杜邦中国研究院院长缪国华召开了一次会议商讨对策。这种时刻,战略问题总是可以轻易在管理层和科学家之间达成一致:杜邦已经有最好的荧光材料保证光电转化效率,那么最大的挑战就来自光伏组件成本,因此降低成本就是科学家未来努力的唯一方向。

 

“管理者的作用其实已经到此为止,与最终解决方案有关的问题从这时起都要交给科学家,”在接受《环球科学》记者采访时,缪国华说,“你不能指望客户下单购买满足原产品99%指标的新产品,但只有科学家才能告诉我们,如何制造出价更廉物更美的新产品。至于我这样经理人的职责,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承担琐碎工作,把科学家从中解放出来;二是搭建平台,促进科学家之间、科学家与客户、行业专家之间的交流,这样既可以明确需求,帮助科学家找到创新方向,也可以推动杜邦与各界之间的‘协力创新’。”

 

从工业经济过渡到知识经济之所以艰难,是因为人们必须完成观念转变,人们需要看到制造机器的工厂和孵化创意的实验室之间存在的那些不同:工厂需要人和机器完美结合,因此它需要成熟的运转机制和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但研发中心需要科学家基于共同愿景开展合作,需要管理层转型为服务人员,支持科学家的工作,尊重科学的企业文化才是研发中心的根基。

 

传统管理者的问题在于,喜欢掌控世界和量化一切。但科学家不是机器,他们大多天资过人,冗长的会议和繁琐的沟通对他们而言无异于浪费生命;创新也不是只要接通电源就能喷薄而出的工业产品,自由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更切近创造的源泉,管理者必须适应角色的转变。

 

缪国华无疑深谙此道,他习惯性地躲在实验室外观察研究进展。杜邦的科学家很快就找到了方向,他们希望用工程塑料取代金属作为光伏面板的边框,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降低光伏组件的重量和安装难度。设想一切都好,问题是技术研发需要很长时间。

 

“催化剂”来自大洋彼岸,中国的科学家发现,杜邦多年前曾进行过类似研究,只是最终没能取得成功。但要取得这些尘封已久的技术,中国研究院需要与美国沟通建立合作机制,科学家无意承担类似的琐碎工作,曾在美国工作十余年的缪国华成了合适的替代人选。

 

“我知道从哪里获得相关技术资料,也知道怎样说服美国同事与中国同事进行必要的交流,”缪国华说,“创新路上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有想法但无处沟通。我们要让美国同事知道,他们的技术能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发挥更大价值,也要让本土同事能在已有基础上继续专心工作。在研发中心,永远的主题就是让科学家发挥作用,承担中间的琐事就是管理层的价值。”

 

沟通的成果显而易见。随着美国同事参与项目研究,杜邦中国研究院真的把光伏组件从工业制品变成了可以随意搭建的积木。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让工程塑料的商业前景变得更加广阔,它甚至可能在更广阔的领域代替钢铁。

 

“想想用工程塑料制造汽车所节约的成本,就可以更清晰地估算出这项技术的价值,”缪国华说,“所以20年后,也许我们会更加强烈地感觉到这是一项伟大的创新。”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