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社交账号登陆

当前位置: 主页 > 杂志 > 2019

2019年第6期杂志

时间: 2019年07月05日 | 作者: Admin | 来源: 环球科学(huanqiukexue.com)


2018年6月刊推介图.jpg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神经网络:

给机器创造力

撰文 乔治·穆瑟(George Musser)

最新的神经网络技术,为人工智能带来了一场巨大变革。元学习,让神经网络在没有大量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学会学习。对抗生成网络的出现,让机器根据内置概念,反过来产生有意义的输出。在这场变革中,一些人类特有的品质,如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在被机器掌握。


2018年6月刊推介图2.jpg

女性生殖健康报告:月经、避孕与生育


32 让心脏再生

撰文 凯文·斯特兰奇(Kevin Strange) 维拉乌斯·尹(Viravuth Yin)

在人体中,绝大多数细胞的再生能力都被限制在很低的水平,甚至被完全关闭,因此一些重要器官或组织在受到损伤后无法再生。但科学家在鲨鱼身上找到了一种特殊分子,在斑马鱼和小鼠身上成功增强了细胞或心脏的再生能力。如果人体试验获得成功,这种分子将为再生医学带来革命。


特别策划 SPECIAL REPORT

女性生殖健康报告


30 为什么要有月经?

撰文 弗吉尼亚·索尔-史密斯(Virginia Sole-Smith)

从演化的角度来看,月经周期并不会给女性带来生存优势,那么,女性为什么要有月经?


2018年6月刊推介图3.jpg

38 女性的尴尬:避孕方法缺位

撰文 玛雅·杜森伯里(Maya Dusenbery)

对于避孕方法,大部分女性最看重的三个特点是:有效性、无副作用、价格可承受,但目前可能没有真正完美的避孕手段。


2018年6月刊推介图4.jpg

46 冷冻卵子:留住生育力?

撰文 莉莎·芒迪(Lisa Mundy)

近年来,冷冻卵子服务繁荣起来,但冷冻卵子并不能保证孕育出健康的婴儿。


52 美国孕产妇死亡率居高不下

撰文 莫妮卡·R·麦克勒莫尔(Monica R. McLemore)

自1987 年以来,美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已经翻了一番。



医学 MEDICINE

32 让心脏再生

撰文 凯文·斯特兰奇(Kevin Strange) 维拉乌斯·尹(Viravuth Yin)

在人体中,绝大多数细胞的再生能力都被限制在很低的水平,甚至被完全关闭,因此一些重要器官或组织在受到损伤后无法再生。但科学家在鲨鱼身上找到了一种特殊分子,在斑马鱼和小鼠身上成功增强了细胞或心脏的再生能力。如果人体试验获得成功,这种分子将为再生医学带来革命。


公共健康 PUBLIC HEALTH

38 登革热的免疫陷阱

撰文 希玛·优思敏(Seema Yasmin) 玛德赫斯莉·慕克吉(Madhusree Mukerjee)

依靠蚊虫传播的登革热已经在全球多个地区肆虐,每年的患病人数高达4亿。这种疾病有一种其他传染病所没有的特征:第一次感染往往很少造成不良后果,但第二次感染却可能致命。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尚不明确导致这种特殊的感染症状的原因是什么,因而这也导致了一个两难的问题:在不明确孩子是否感染过登革热的情况下,该不该给孩子接种登革热疫苗?


2018年6月刊推介图5.jpg

物理学 PHYSICS

56 推翻量子引力理论?

撰文 安东尼·提洛伊(Antoine Tilloy)

时至今日,把引力纳入量子理论框架的尝试都失败了。因此,一些物理学家不得不在一条新的道路上进行探索,让引力保留经典力学的性质,但这意味着需要对量子物理的基础进行反思——在接下来的十年中,物理学家或许将进行实验,直接检验引力的性质,判断它是经典的还是量子的。


2018年6月刊推介图6.jpg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66 人类暴力行为的起源

撰文 R·道格拉斯·菲尔兹(R. Douglas Fields)

查尔斯·惠特曼,作为1966年堪萨斯大学枪击案的凶手,他要求在死后让科学家研究自己的大脑,而这也成为了神经科学家深入研究人类暴力行为的开端。现在50多年已经过去,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许多与暴力行为相关的脑区,为我们未来防治这类杀戮事件提供了神经科学基础。


2018年6月刊推介图7.jpg

能源 ENERGY

74 燃料升级:更安全的核电站

撰文 罗德·麦卡勒姆(Rod McCullum)

几种最新的核燃料设计方案,也许会打消大众对核电站安全性的质疑。在全新的方案中,有的换掉了可能会产生易爆气体的锆包壳,有的则是只是给包壳镀上了一层稳定的铬,还有一家叫做光桥公司的行业新秀,彻底改变了燃料棒的形态——这就是所谓的容灾核燃料,即便过热,这些燃料也很难出现2011年发生在福岛核电站的那种爆炸或者放射性物质泄漏。


2018年6月刊推介图8.jpg

动物学 ZOOLOGY

78 夜视动物:视觉算法专家

撰文 安伯·丹斯(Amber Dance)

科学家一直以为动物也像人类一样,在夜里很难看清周围的环境,它们之所以还能正常行动,全都凭借敏锐的嗅觉或者听觉。但深入研究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蜣螂可以识别微弱的星光,用它导航;青蛙能利用特殊的机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处理夜间的视觉信号,生成更明亮的画面;很多哺乳动物的大脑也拥有特殊的神经机制,可以在夜间过滤影响画面的干扰信息。


2018年6月刊推介图9.jpg

对话 DIALOG

84 詹妮弗·杜德纳:CRISPR将融入生活

本刊记者 龚聪

詹妮弗·杜德纳是CRISPR的发明者之一,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热门候选人。最近,在《环球科学》接受环球科学专访时,杜德纳认为,在未来10年里,CRISPR将更加融入生活——从我们吃的食物到医生给我们推荐的治疗方案,CRISPR都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它的应用将覆盖整个生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