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冬鸢
审校 | clefable
某日,编辑部某同事谈起了他的一次加班轶事。
那是一个deadline将至的夜晚,加班赶稿的他进入了一种异常专注的工作状态:他文思泉涌、醉心于写稿,以至于忘却了时间与自我——那晚,他感觉自己仿佛在完成一篇旷世神作。
赶完稿后,他开始好奇在那种奇妙的工作状态下,自己的身体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于是他看向了手上智能手表的健康监测数据。这类智能手表会实时监测佩戴者心率的变化、身体动作等数据,并以此判断佩戴者的健康状况、压力水平和睡眠质量等。
但他发现,在加班写稿的这段时间,智能手表的监测记录显示他正在睡觉,而且还在做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到底是什么样神奇的工作状态,让智能手表误认为加班的他是在做梦呢?
奇妙的状态
其实,相信许多朋友都有过类似的体验,自己在工作、学习、游戏或创作时,有时效率异常之高,自己过于沉浸,以至于周围的其它事物,包括时间,都不重要了。
这种状态叫做“心流”(flow),最早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契克森米哈赖在研究艺术家的绘画过程时注意到,在绘画顺利时,一些艺术家会废寝忘食、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创作中。随后,他又在国际象棋选手、攀岩运动员、舞蹈家、作曲家等群体中发现了相似的情况。
于是,契克森米哈赖开创了“心流”理论。他认为,心流是一种任务难度与个人能力达到完美平衡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几乎不需要有意识地努力,就可以高度集中精力,沉浸到要做的事情中去。他们有清晰的目标,能完全掌控自己正在做的事,甚至会感觉脱离了自我意识,行为完全自动,而且对时间的感知也可能发生改变。
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发现,进入心流状态的人,工作效率可以提高500%(并没有夸张)。所以很多企业都会想办法让员工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事实上,心理学家对“心流”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已经非常丰富;只不过对于其神经机制的研究,目前还相对较少。
大脑中的“CEO”有时是多余的
通常,我们集中注意力需要主观的认知控制。但在心流状态里,你貌似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就可以自然地集中注意力。于是,有科学家猜测,心流可能和大脑中调控注意力的区域相关。
这个区域便是 “额顶控制网络”(frontoparietal control network),也叫“中央执行网络”或“执行控制网络”,与大脑背外侧前额叶和后顶皮质等相关,主要作用是调节、控制和管理认知等。
想象你的大脑是一个公司,里面有各种各样有独特能力的员工。一些员工可以让大脑听见声音,一些可以让大脑看见事物,一些会处理大脑情绪,一些负责大脑记忆……
虽然这些出色的员工个个身怀绝技,但如果他们全部都按自己的想法和节奏工作,公司很容易就会乱套。因此,公司需要一个统领全局的高层管理者(比如CEO),整合所有员工的能力,让他们成为一支可以整体运作的团队。这样大脑才能集中注意力,专注于某项特定的任务或工作。
“额顶控制网络”就是大脑这个公司的管理者,它会与大脑中各个“部门”交接,管理和调控其他认知系统,负责大脑规划、工作记忆、集中注意力、解决问题和言语推理等功能。
但是,当公司里的员工已经对业务足够熟练,团队协作也已经足够默契时,有时就不太需要高层管理者的过多介入。这时管理者设置的条条框框,反而可能限制团队充分发挥能力。
一些科学家认为,处于心流状态的大脑就类似这种情况。即当一个人对工作、游戏或创作等任务已经足够熟练时,他大脑中的相关脑区就好像形成了一个“默契的团队”,可以流畅高效地自动运行,不需要“额顶控制网络”太多的认知控制。这些科学家假设,这时 “额顶控制网络”会适当放松对其它脑区的控制,使其它脑区更好地发挥功能,从而让人进入所谓的“心流”状态。
用爵士乐探究“心流”机制
最近,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的研究者在一项发表于Neuropsychologia上的研究中,通过对爵士乐手的研究为证实上述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要论爵士乐最令人着迷的地方,排在最前面的一定是爵士乐手的即兴演奏。他们在表演时,经常会根据自己的心情,即兴地创作出一些精彩的音乐片段。而这时,他们就经常会处于心流的状态。
在实验中,研究者邀请了32位爵士乐吉他手即兴演奏爵士乐。这些爵士乐手的演奏水平和经验相差很大,有的已经有1500场爵士舞台表演经历,有的仅仅是爵士乐初学者。研究者让每位乐手对着已编好的鼓、贝斯和钢琴伴奏即兴创作爵士乐,同时通过脑电图(EEG)记录下他们此时的大脑活动。
在演奏完毕后,研究者利用“核心心流状态量表”(Core Flow State Scale)评估了这些爵士乐手在演奏过程中进入心流的程度高低(该量表认为心流不是一个单一的峰值状态,而是可以通过强弱评估程度的连续状态)。
结果显示,那些经验更丰富的爵士乐手,更加容易进入较高的心流状态。且进入该状态时,他们大脑额上回(superior frontal gyri)的活动会减弱。而额上回正好是“额顶控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说明在高心流状态下,“额顶控制网络”的认知控制的确减弱了。
此外,相比于没有进入该状态时的演奏,这些乐手处于高心流状态时,大脑左半球的听觉、视觉和躯体感觉(somatosensory)相关的脑区更加活跃,而这些脑区的活动与音乐表演和即兴创作息息相关。这说明,在即兴演奏时,这些相关脑区的确在“额顶控制网络”放松监管的情况下,正相对自动地高效运行。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会问,进入心流状态,能不能提升创作能力?
心流提高创作能力?
这个看情况。
在这项研究中,爵士乐手被要求自我评价每次即兴演奏的歌曲。结果发现,乐手倾向于认为自己进入较高心流状态时,完成的作品质量更高。
但这毕竟是他们的主观感受。于是研究者又将他们即兴演奏的音乐录音,分别交给四位专业的爵士乐评委打分评价。结果发现,对于那些水平经验较低的爵士乐手,在进入较高的心流状态时,即兴演奏的爵士乐质量的确显著提高了。但对于经验丰富的爵士乐手,是否进入较高的心流状态,与创作质量之间却没有相关性。
总结一下就是,心流状态让水平较低的爵士乐手创作质量提高了,但对水平较高的爵士乐手帮助不大(虽然会让他们自我感觉更好)。
对此研究者分析道,心流的确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提升作品的质量,但当乐手自己本身的水平高于某个水准后,心流状态对作品质量的影响可能就很弱了。
请多加练习!
不过,这项研究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对一项任务多加练习,让自己足够熟练,相关脑区自成一体,或许能让我们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此时大脑“额顶控制网络”功能减弱,让我们沉浸于任务本身,而好似脱离了意识的控制。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德雷塞尔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约翰·库尼奥斯(John Kounios)说:“这些结果的一个实际意义是,它证实了如果积累足够多的专业知识,加上足够多的训练,就更有可能减少意志的控制,从而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如果你想流畅地工作和创作,那就继续研究那些音阶、物理问题或其他任何你想做的创造性工作——计算机编码、小说写作。”库尼奥斯继续说,“然后,试着放手。正如爵士乐大师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所说:‘你得先学会你的乐器,然后练习、练习、再练习。接着当你终于站上乐队的舞台时,忘掉一切,只管嚎啕大哭。’”——可能就会是精彩的演出。
至于心流状态下,智能手表所收集的心率变化和身体动作等数据,是不是真的类似做梦时的状态,目前没有科学依据。因此对于我那个加班的同事,我个人认为他是在加班时真的睡着了,并且做了个他正在加班的梦。
参考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8393224000393
https://drexel.edu/news/archive/2024/March/New-Neuroimaging-Study-Reveals-How-the-Brain-Achieves-a-Creative-Flow-State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books/abs/cambridge-handbook-of-the-imagination/flow-in-performance-and-creative-cognition-an-optimal-state-of-taskbased-adaptation/9A621CB01F21B5CF78F3B359ABB18EF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6-021-01152-w
https://www.goodreads.com/en/book/show/66354
https://www.mdpi.com/2076-328X/10/9/137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094522200183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ontoparietal_network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9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