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王昱;素材来源:pixabay
不同的颜色对应着不同的电磁波频率,不同的音调对应着不同的声波频率,初中生物都教过我们人眼如何分辨颜色,但却没教耳朵怎么分辨音调。这是因为,想要理解后者,你需要先学会高等数学中的傅立叶变换。不过放心,我保证,就算你完全不懂傅立叶变换,也能看懂这篇文章。

撰文 | 王昱
审校 | 冬鸢

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崭新出厂的大学生反复吊死在同一棵树上,这棵树就是高数。而傅立叶变换又是高等数学中最实用的内容之一。

用比较时髦的方式来说,如果说线性代数是“人工智能的数学基础”,那么傅立叶变换就是“机器视觉的数学基础”。傅立叶变换重要到,在高等数学之后的数学、物理、工程课程上,不少都需要以傅立叶变换为基础进行分析,教授往往会默认你已经学会了傅立叶变换。

图片来源:LucasVB/Wikipedia

但这么重要的傅立叶变换,在不少教材中,却往往以傅立叶级数的形式,隐藏在教材目录的末尾。只追求不挂科飘过的同学是学不到这里的,但它又十分重要。在以后的课程中,有些同学再接触到傅立叶变换时,才追悔莫及地去补课,但又啃不下来。如果你正面临这样的困难,我非常推荐你搜索3blue1brown的线性代数、微积分、傅立叶变换的视频。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你苦苦学不会的傅立叶变换,你的耳朵时时刻刻都背着你在做,你会是什么感受?



频率终极解决方案

我们能分辨多彩缤纷的颜色,也能分清楚歌曲音调的高低,而颜色和音调高低,其实分别体现了可见光(电磁波)的频率和音波的频率。人眼如何分辨颜色,初中生物就学过——人眼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它们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可以将这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入大脑。而三种视锥细胞敏感的光,被我们称为三原色,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

那耳朵又是如何听到声音、分辨音调的?听到声音的过程初中生物也教过,就是声音从外而传导到鼓膜,鼓膜后面的中耳、内耳再把声音的振动转换成电信号传入大脑。

但后一个问题,耳朵又是如何分辨音调的?初中生物可能就无法给你比较直观的解答了。因为音调本质就是音波振动频率,声波的振动频率越高,声调也就越高、声音就越尖。视频在加速时,同一段声音波形的总时长减短,音调也就提升了,所以加速的视频音调听起来会是尖尖的,甚至还有点搞笑。

而要处理不同的频率,那就要请出频率终极解决方案——傅立叶变换了。

傅立叶变换可以将一段随时间变化的信号,转换成它在频率上分布的情况。也就是说,通过傅立叶变换,我们可以找出一段波动信号中,存在哪些频率的声波。而这些频率就对应着声音的音调。

当然,严格的傅立叶变换需要输入信号的时间是无限长,但实际哪会有时间无限长的信号?所以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傅立叶变换这个大类,里面可能包含短时傅立叶变换、离散傅立叶变换等。

等等,明明那么多人都学不会傅立叶变换,那耳朵是如何用傅立叶变换分辨频率的?实际上,耳朵中最关键的结构之一:耳蜗,它本质上是一个傅立叶分析装置。

人类耳朵的解剖构造,为了视觉效果,其中的耳道被夸大。图片来源:Jmarchn/Wikipedia(CC BY 3.0)

声音从耳道向内传播,鼓动了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锤骨、砧骨、镫骨(人体内最小的三块骨头)传导到耳蜗。耳蜗是一个管状螺旋结构,里面充满液体,能增大音波的振动强度。

耳蜗管的半径随着螺旋改变,其中还有沿着耳蜗的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耳蜗外缘的基底膜非常坚硬,耳蜗管也很薄,在耳蜗向内螺旋时,基底膜又会松弛,耳蜗管宽阔一些。就好像松紧程度不一样的琴弦具有不同的音调一样,基底膜机械性质不同,它们的固有频率也会不同,会对不同频率的声音震动更敏感。

基底膜上还有毛细胞(hair cell),基底膜的振动会刺激它产生神经信号,从而让我们听到声音。由于耳蜗和基底膜的螺旋机械结构,在耳蜗靠外的地方,对高频震荡比较敏感。随着耳蜗向内螺旋,固有频率也会越来越低。耳蜗和基底膜共同组成了一个天然的、机械的、被动的傅立叶分析装置,将音波振动频率分散到了耳蜗的各个位置。这样,不同位置的毛细胞传出的神经信号,就相当于不同的频率的声音信号了。

在理解耳蜗的运行逻辑后,就可以制造人工耳蜗了。人工耳蜗就是通过手术给耳蜗植入电极,用算法算出声音对应的频率,从而直接刺激相应位置的神经。这样,患者就不仅能感觉到声音,还能分辨声音的高低了。

人工耳蜗示意图。图片来源:BruceBlaus/wikipedia

从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就陆续有听觉障碍人士植入了人工耳蜗,人工耳蜗的技术也不断随着听力科学的进步而进化。现在,听觉处理器使用的往往不会是单纯的傅立叶变换,从90年代开始,算法逐渐升级成了小波变换,相比短时傅立叶变换更灵活一些。



“超越”数学极限

如果说,人的眼睛本质上只能分辨3种颜色,其他的颜色都是由这3种颜色组合而来,那么我们的耳朵就厉害多了,得益于耳蜗的傅立叶分频设计,我们几乎能连续地分辨从20Hz到20000Hz之间的每一种声音(可能存在个体差异)。但其实,我们耳朵,甚至比数学上单纯的傅立叶变换更厉害一些。

2013年《物理评论快报》PRL)上的一篇论文指出,人类对声音的频率-时间敏感性,甚至超出了傅立叶变换在数学上的分辨率极限。

你或许听说过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就是一个物体的位置和速度(严格来说是动量)不可能同时被完全确定,位置的不确定性和速度的不确定性相乘,有一个最小值。相当于,在量子世界中,如果非常精确的测量一个物体的速度,就不可能确切地知道它的位置,反之亦然。

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其实起源于傅立叶变换的数学特征。因为量子力学中使用波函数较多,很多运算操作在数学结构上就相当于傅立叶变换。在量子力学的运算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物体的动量就是它位置的傅立叶变换。物理学家是从傅立叶变换的特征中发现了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

这个傅立叶变换的特征就是,对原始信号的时间分辨率,和对傅立叶变换后的信号频谱分辨率之间的乘积,存在一个最小值,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小于1/(4π)。时间分辨率的单位是s,频率分辨率的单位是s⁻¹,二者相乘就是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字。

而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给受试者随机播放几段时间有限的音频,让他们区分音调的高低。这样,可以通过播放时间限制时间分辨率,通过声音的频率差反映人耳的频率分辨率。结果发现,在几乎每次实验中,受试者的时间-频率分辨率乘积,都小于1/(4π),有时甚至只有前者的1/10。

当然,这也不是说人类的能力“超越”了数学极限,它反而说明,我们的耳朵其实并非单纯是一个机械的、被动的傅立叶分析装置。傅立叶变换的数学极限只适用于线性结构,我们的耳朵打破了这个极限,就说明我们的耳朵中有一些非线性的增益手段,帮我们不均匀的放大了特定频率、强度的声音。

科学家也并未对这个实验结果感到意外,因为早在1971年,科学家就在动物活体实验中发现了基底膜的非线性特征。目前的猜想是,耳蜗中的外毛细胞充当了这个非线性增益的角色。耳蜗中的毛细胞分为两种,一种名为内毛细胞,它就像我们在上一节中提到的毛细胞一样,能将振动转换成神经信号传入大脑。而另一种毛细胞则是外毛细胞,它能接受来自大脑的信号,主动、不均匀地放大特定频率和强度的声音信号。这种非线性的放大,让人类在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敏感程度产生了区别。

如果将来有实验能抑制外毛细胞,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再做一次上述实验,就能验证这种猜想,可惜小编还没有找到有人做这样的实验。

当然,除了外毛细胞,还有一些其他的耳蜗模型在同步探索。再往前,或许就是人类目前认知的边界了。

当你在为傅立叶变换发愁时,你的耳朵甚至已经超越了傅立叶变换,一只脚踏入了非线性的领域。看到这里,你也能明白,初中生物不教听觉原理,确实是有原因的……


参考链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chlear_implant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10.044301
https://somethingmarvelousblog.wordpress.com/2017/05/10/how-we-hear-or-an-introduction-to-fourier-analysi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280891/
https://www.reddit.com/r/math/comments/c3jeuf/so_cochlea_are_kind_of_performing_fourier/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sound-physics/The-ear-as-spectrum-analyzer
https://pubs.aip.org/asa/jasa/article-abstract/49/4B/1218/598868

作者 环球科学

《环球科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