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王昱
审校 | 不周
实际上,这里的“颜色”指的的强相互作用里的色荷。物质会携带色荷,就像在电磁力中,物质会携带正负电荷一样。色荷由夸克和胶子携带,分为红、绿、蓝三种,夸克的反物质——反夸克还会携带三种反色,反红、反绿、反蓝,有时候会用它们(红、绿、蓝)的互补色,青、洋红、黄来表示。
这些色荷的作用范围一般不会超出一个质子/中子,因为强力太强,携带不同色荷的夸克总会被束缚在一起,无法独立存在。这被称为夸克禁闭,成团的夸克总色荷为零,所以它又叫色禁闭。
不过,近日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则提出,宇宙第一批诞生的黑洞携带的总色荷可以不为零。并且,如今我们或许还能通过天文观测,寻找这种黑洞存在过的证据。
宇宙第一批黑洞
大爆炸后,宇宙最初的一段时间内,温度、压力、密度都极高。这时物质密度的简单波动都有可能达到黑洞形成的条件,宇宙第一批黑洞就这样诞生了,它们被称为原初黑洞(primordial black hole,PBH)。
今天的宇宙中,26.8%的质量都是电磁波观测不到,却又有引力效应的暗物质。原初黑洞不发光,并且有一定的质量。天文学家自然怀疑它们可能就是一直找不到的暗物质。但是,对于质量较小的黑洞,黑洞会通过霍金辐射失去质量,而且一般小黑洞的霍金辐射比大黑洞更强,蒸发更快。计算表明,对于质量在5×10¹¹kg(大约是一颗直径700米小行星的质量)以下的原初黑洞,它们在宇宙诞生约4.3×10¹⁷秒(或者说138亿年)后的今天,都已经蒸发殆尽。
对于那些较质量大的原初黑洞,我们则可以通过微引力透镜(Gravitational microlensing)来寻找它们。大质量物体的引力会扭曲光线,产生类似透镜的效果。如果宇宙中存在质量较大的原初黑洞,虽然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它,但是它在宇宙中自由飘荡时,有可能像透镜一样聚焦背景的星光,让我们观测到的某颗星星突然变亮,这种现象也因此微引力透镜。
如果真的真的是大质量的原初黑洞构成了暗物质,那么我们就能通过统计星空中突然变亮的星来寻找它。然而,昨天发表在《自然》(Nature)和《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系列》(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ApJS)上发表的论文却指出,科学家分析了银河系和大麦哲伦星云近20年的观测数据,却没有发现足够多的、符合恒星级别的原初黑洞特征的微引力透镜事件。也就是说,如果暗物质真的是由原初黑洞构成的,那这些原初黑洞的质量根本无法达到恒星级别。
现在流行的猜想,是质量在10¹⁴kg到10¹⁹kg之间的原初黑洞,有可能构成了今天的暗物质。这些黑洞既没有太轻,到今天已经蒸发殆尽;也没有太重,导致会被微引力透镜观测统计结果排除。原初黑洞的质量和它形成的时间有关,对于10¹⁴kg到10¹⁹kg之间的原初黑洞,它们诞生的时间大约是宇宙诞生后的10⁻²¹秒到10⁻¹⁶秒之间。这时的宇宙温度极高,所有的粒子都在飞速运动,动能极高,就连强力也不能把它们束缚到一起,整个宇宙处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sma,QGP)状态。
自由夸克的海洋
虽然那时的宇宙中,夸克和胶子可以自由活动,但是如果原初黑洞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的夸克和胶子太多,从整体统计上来看,不同的色荷也可能是平衡的。就和等离子体一样,虽然等离子体内部的正负电荷离子可以自由移动,但整体因为电磁屏蔽效应,总是电中性的。
但是当尺度不断缩小,缩小到上图虚线甚至实线内部,结果就不一样了。当尺度小于一定程度,电磁屏蔽效应不再发挥作用,就能观测到等离子体内部的电荷不平衡,这个特征长度被称为德拜长度(Debye length)。例如放电气体的德拜长度在0.1毫米的量级,太阳风则在10米的量级。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同样有自己的德拜长度,如果原初黑洞是在德拜长度之内的密度波动产生的,那它就能规避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内部的色屏蔽效应(类似于等离子体内部的电磁屏蔽效应),拥有净色荷。文章开头提到的那篇《物理评论快报》论文对这个过程展开了一系列计算。
计算结果显示,这样拥有净色荷的原初黑洞,半径大约比质子半径低4个数量级,质量却比质子高30个数量级——大约有20吨重,和你在工地边上看到的工程自卸卡车差不多重。这个质量对于一颗黑洞来说,实在是太轻了,对于同样质量,不带色荷的黑洞来说,只需要10⁻⁴秒就会蒸发殆尽。如果携带净色荷的原初黑洞能保持稳定,论文认为它的生命历程和其他黑洞应该相似,寿命也应该和不带色荷同质量的黑洞大致相同。也就是说,今天的宇宙中,携带净色荷的原初黑洞,都已经消失殆尽了。
尽管寿命很短,但这种黑洞的预期寿命依然比宇宙初期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更长。宇宙诞生后仅仅10⁻⁵秒,各种粒子的动能稍稍减弱,强力就已经足够将各种夸克、胶子束缚到一起形成强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消失了,宇宙进入强子时代。从那以后的138亿年中,整个宇宙只有零散的超高能天体物理过程,和人类制造的粒子对撞机中,才有自由的夸克偶尔出现。
从宇宙诞生后10⁻⁵秒的夸克禁闭到10⁻⁴秒的黑洞蒸发,在这中间的时间里,携带净色荷的原初黑洞,会在没有净色荷的宇宙中发生什么?论文同样给出了他们的猜想。首先,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消失后,没有自由色荷对黑洞的色禁闭效应,这个黑洞携带的净色荷会产生非常高的势能。巨大的能量会在黑洞周围的真空中诱导出带有色荷的虚粒子云团,把黑洞包裹起来。相当于黑洞凭空创造净色荷屏蔽了自己。这个整体的系统和一个重子(质子、中子都是重子)的行为保持一致,尽管这个“重子”半径比质子小4个数量级,质量比质子高30个数量级。
在夸克禁闭之后,质子和中子开始形成,而上述的黑洞“重子”会扰乱它们的分布,从而影响后续的大爆炸核合成,在宇宙的原初元素丰度中,留下微妙的痕迹。也就是说,将来我们或许有机会找到这种原初黑洞在宇宙最初的10⁻⁴秒内留下的痕迹。
参考链接:
https://physics.aps.org/articles/v17/s69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2.231402
https://journals.aps.org/prd/abstract/10.1103/PhysRevD.78.06404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704-6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48791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65/ad452e
https://www.compadre.org/nexusph/course/Debye_length